为满足迅速增长的订单需求,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智能工厂的投入,通过智能化手段,提质增效。
2022年底非道路升级国四后,公司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2021H1公司核心动力总成+整车业务实现收入714亿(+29%)。
母公司报表收入(主要是潍柴发动机业务)341亿(+20%),1H21潍柴销售发动机67.1万台(+42.8%),其中重卡发动机33.9万台,市占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32.4%。潍柴生产车间 观点:潍柴主营业务下游行业景气度高。多业务协同效应显著:1)为重汽集团重卡轻卡配套显著提升,与雷沃重工加强合作。全面实施国六阶段,潍柴在商用车核心动力总成领域拥有比以前更明显的优势。2)上游原材料涨价:如果上游原材料涨价,将对公司成本和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端液压实现国内收入2.9亿元(+27.3%)。2021H1重卡销量104.5万辆(+28%),工程机械销量61.7万台(+33%)。菲律宾、越南、印尼、泰国等东盟成员国市场的快速回暖,拉动了东盟乃至亚洲市场出口的大幅提升。
其他进入50强的国内企业还有:柳工(15)、龙工(23)、山河智能(31)、山推(32)、福田雷沃(38)、鼎力(46)、厦工(50)。2.原材料价格上涨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需求端的逐渐复苏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进口核心零部件紧缺,一段时间内,企业因无法预判原材料价格走势,给其生产、运营、接单都造成了较大压力。2021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国内外市场稳健运行。日本仍是亚洲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工程机械整机和零部件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重点机种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出口延续高景气度。上半年对北美出口17.18亿美元,占我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11.39%,同比增长36.56%,比2019年同期增长9.31%,较2020年出口占比下降1.55%。
部分小型产品可根据市场,适当增加在线电商渠道等,辅助用户完成操作。近一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使出口企业报价难度增大,利润率不稳定,还存在回款后不敢结汇,无法接单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北美市场中,我工程机械仅对美国和加拿大有出口,其中美国市场占86.56%,加拿大占13.44%。对非洲出口13.38亿美元,占8.88%份额,位列第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4%,比2019年同期增长23.76%;对拉丁美洲出口11.14亿美元,占7.39%份额,位列第五,出口额同比增长81.8%,比2019年同期增长63.04%。
建议企业有计划排单,科学安排库存,合理进行价格上涨,保有安全利润率。下半年行业发展预测根据目前全球疫情发展,国际形势和企业面临的几大问题,预计2021年我工程机械出口呈前高后低态势,同比增长25%左右,下半年增势逐渐放缓收窄,整体较2019年全年预计增长10-13%。出口方面,整机出口1191.87万台,同比增长35.35%,出口额96.88亿美元,同比增长63.49%, 比2019年同期(74.58亿美元)增长29.9%;零部件出口53.88亿美元,同比增长42.09%,比2019年同期(45.09亿美元)增长19.47%。建议企业优先使用人民币结算,如用外币结算,可通过汇率锁定的方式规避一定的汇率风险,也可通过寻找具有当地货币结算能力的外资银行来完成结汇。
尽管受到关税、原产地、国际物流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北美市场高涨的需求,仍然拉动了出口的增长。上半年我工程机械产品及相关零部件的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对拉丁美洲市场出口的显著提升,印证我企业对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持续增强。2020年,中国工程机械销售实现逆势增长,在全球销售总份额的占比从上年度的17.7%激增到24.9%,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
三一重工,2020年挖掘机械销量达98705台,国内市场连续十年蝉联第一,并首次夺得全球销量冠军,占据15%的市场份额。同时,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产量降低,下游的用户工程建设开工率降低,这些也给行业外贸出口形成了较大阻碍。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整机和零部件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据全球贸易观察数据统计,上半年我工程机械产品(HS编码89种,其中主机产品76种,零部件13种)进出口总额为17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94%,比2019年同期增长20.42%。亚欧市场仍为主要出口区域亚洲仍然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额为68.98亿美元,占上半年全球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45.76%。去年7月份至今,从国内发往境外各主要市场航线运费均有不同程度的飙升,尤其是集装箱运价,部分航线更是上涨十数倍。其中:出口额150.76亿美元,同比增长55.14% ,比2019年同期增长25.98%;进口额 2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4%,比2019年同期下降9.11%;贸易顺差130.3亿美元。
2021年以来,随着境外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全球基建需求升温,北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新签交通运输、电力工程等领域的境外承包项目等因素带动了需求端的高涨,加上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制造能力的稳定保障。完成营业额199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折合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58.2%。
国外市场方面,随着境外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不断加大,凭借着我国全产业链供应优势,对各重点市场、区域重点产品出口均有大幅增长,在国际多数国家仍受疫情影响的阶段,抢先占据了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延续了2020年的增势,行业规模继续扩大。
上半年对大洋洲出口6.84亿美元,占比4.54%,列第六位。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21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920份,新签合同额301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折合464.9亿美元,同比下降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6.2%
工程机械板块:H1拳头产品龙头地位稳固,新兴产品成长迅速拳头产品:①混凝土机械:H1收入114.74亿元,同比增长32.85%,高于同行增速,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搅拌车轻量化产品优势凸显,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事件--中联重科披露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4.49亿元,同比增长47.25%。②起重机械:H1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长47.84%。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1.55%,同比下降1.66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85%/2.00%/-0.02%/4.72%,同比分别-1.8/-0.74/-0.21/+1.09pct,说明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外,其他费用率均得到控制,整体结构优化。
公司干混砂浆设备份额稳居国内第一梯队,2021年开始立足设备和配方优势,进军材料市场,有望打造千亿级新型材料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材料配方的本地化适配,新材料工厂也将全面布局。形成渭南+长沙两地生产模式,产品型谱更加全面,中大挖销量大幅增长,份额稳步提升。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4.49亿元,同比增长47.25% --点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费用结构有所改善公司上半年实现毛、净利率25.01%、11.43%,同比分别下降4.35、2.51 pct。⑤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率4.72%,同比增长1.09pct,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方面,率先将5G+工业互联网应用于塔机研发;智能制造方面,加速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智慧产业城各产品线主机园区及关键零部件园区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预计2021年全年公司农机收入规模将创历史新高,未来将构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②新准则下运输费用的会计处理变化导致不能自行走的产品毛利率受到影响。
中联新材:我国干混砂浆未来需求巨大,2019年我国砂浆需求量约6亿吨,商品化率只有33%,伴随房屋施工面积的提升,预计未来10年我国干混砂浆砂浆产量将增长至8亿吨,将是万亿级市场。现阶段公司在大力推进海外本地化生产以及销售网络覆盖,公司将2022年定为海外元年,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海外收入占比30%,预计未来海外业务将加速拓展,贡献更多收入。②高空作业平台:收入17.36亿元,同比增长397.95%,已实现产品型谱4-68米的全覆盖,作业高度行业最广,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归母净利润48.50亿元,同比增长20.70%。
海外市场还需要加强,未来潜力巨大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27.68亿元,同比增长42.28%,低于总体增速,收入占比6.52%。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凸显,农村空心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亟需提高,同时,国家在政策端鼓励发展中高端农机,农机行业将进入重要转型期。
新兴产品:①土方机械: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75.65%,收入占比4.72%,毛利率18.21%,同比提升6.19pct。Q2单季度实现毛、净利率23.25%、10.40%,同比分别下降5.56、4.74 pct,盈利能力短期有所下滑。
利润率下滑主要因为:①上半年钢材等大宗商品涨价,建筑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等用钢材较多的产品毛利率受影响较大。农机和新材料业务迅速推进,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清晰农业机械+智慧农业:公司上半年实现农机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52.43%,收入占比3.79%,毛利率13.03%,同比提升0.74pct,小麦机、烘干机、旋耕机、打捆机、抛秧机国内市场份额保持数一数二,智慧农业也实现商业化落地。